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》解读: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根本遵循
导语: 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》: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根本遵循 2018年印发的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(试行)》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党支部工作的基础主干法规,标志着党支部建设进入规范化、制度化新阶段。作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,该条例对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、强化政治功能具有里程碑意义。 一、条例
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》: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根本遵循
2018年印发的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(试行)》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党支部工作的基础主干法规,标志着党支部建设进入规范化、制度化新阶段。作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,该条例对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、强化政治功能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一、条例制定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
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,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。党支部作为党的基础组织,承担着直接教育党员、管理党员、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、宣传群众、凝聚群众、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。《条例》的制定实施,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,对于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、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具有深远影响。
二、条例内容的核心要义与创新亮点
1. 明确党支部功能定位
《条例》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、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,强调其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战斗堡垒作用。条例系统规定了党支部的八项基本任务,为各领域党支部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2. 规范组织设置方式
创新性地提出党支部设置应当结合实际、灵活多样,既坚持传统领域组织覆盖,又注重新兴领域组织建设。特别对流动党员党支部、临时党支部等特殊组织形式作出明确规定,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。
3. 完善工作机制设计
《条例》健全了党支部党员大会、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的运行机制,规范了"三会一课"、组织生活会、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,为提升党支部工作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三、条例实施的实践要求与创新路径
1. 强化政治功能建设
各级党组织应当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通过《条例》的贯彻落实,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、思想引领力、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。重点提升党支部在重大决策、干部选用等工作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。
2. 创新工作方法载体
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,探索"智慧党建"新模式,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党支部工作。同时注重传统优势与新技术深度融合,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支部活动平台。
3.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
建立科学的党支部考核评价机制,将《条例》执行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。通过定期评估、动态管理,推动党支部建设质量持续提升。
四、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发展方向
贯彻落实《条例》要求,新时代党支部建设应当坚持问题导向,着力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弱化、虚化、边缘化问题。重点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、支部书记队伍建设、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下功夫,推动党支部全面进步、全面过硬。
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》作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,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规范支部工作,更在于夯实党的执政根基。各级党组织应当深入学习领会《条例》精神,准确把握核心要义,切实将《条例》要求转化为推动党支部建设的实际行动,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坚强组织保证。